logo
中国电子学会
学员风采
了解培训
证书展示
客服中心
手机端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访问
手机浏览器访问
我的培训
初级培训
中级培训
高级培训(筹备中)
培训中心
课程学习
AI 助理
关于反盗版和防盗链等技术措施声明
本网站对自制的课程视频内容,采取了必要的反盗版和防盗链等技术措施,并且添加、设置权利管理电子信息。 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站主办方的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盗链、冗余盗取等)直接或间接地盗取相关视频内容、不得以任何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隐藏或者修改本网站域名、播放器软件、标识等)删除或者改变相关视频内容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
否则,本网站主办方将保留进一步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30天内不再提示
手机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播放,请通过PC端观看!
即将自动播放下一章节10s
立即播放
课后答题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视频无法播放
建议升级或更换其他浏览器。
查看支持的浏览器
您是否已了解修改内容?
再看一遍
我已了解
已为您跳过片头
已为您跳过片尾
试看5分钟, 登录 myTI 观看完整视频
  • 学习课程
  • 授课教师
  • 课后答题
李竹筠
德州仪器降压变换器系统应用经理 德州仪器技术委员会委员
降压变换器系统应用经理,德州仪器技术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主要从事降压变换器的产品定义和推广,以及相关产品的技术支持。
看完视频方可参加课后练习答题
您有1次直接答题机会
基本工作原理
21
标记
做个标记,有时间再回看一下
课件
提问
问答 3
如果您对本培训感兴趣,可以申请免费试学 7 天,点此申请 >>
课程介绍
升降压变换器(负压输出)基础
  • 总章节:3
  • 课程时长:26:18
DC-DC 降压压变换器是开关电源的基础拓扑之一,它的作用是从不稳定的,较高的电压值的输入电源中获得稳定的、合适电压值的输出,以便后续负载的使用。本系列视频从工程实践经验出发,定性地介绍了DC-DC降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无源器件选择、关键性能指标以及控制方法。希望观众通过视频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降压变换器芯片、搭建降压变换器电路、对电路进行测试并且评估性能,以满足实际工作中的需要。
  • 学习课程
  • 授课教师
  • 课后答题
李竹筠
德州仪器降压变换器系统应用经理 德州仪器技术委员会委员
降压变换器系统应用经理,德州仪器技术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主要从事降压变换器的产品定义和推广,以及相关产品的技术支持。
看完视频方可参加课后练习答题
您有1次直接答题机会
章节速览
00:00
升降压变换器负压输出基础介绍
介绍了升降压变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特别是负压输出型变换器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半导体功率器件和被动元件等。重点讲述了如何通过内部线路工作,将输入的正压转换为所需的负压,强调负压的绝对值不受输入电压影响,可以高于或低于输入电压。
介绍了升降压变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特别是负压输出型变换器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半导体功率器件和被动元件等。重点讲述了如何通过内部线路工作,将输入的正压转换为所需的负压,强调负压的绝对值不受输入电压影响,可以高于或低于输入电压。
01:08
负压型正降压直流变换器工作原理及输入输出关系分析
介绍了负压型正降压直流变换器的工作原理,首先分析了开关管Q1导通和关断时电感和输出电容的供电情况。进一步解释了开关周期、频率及占空比的定义,强调占空比小于等于1。最后,讨论了该变换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包括电感电流的变化规律和输出电压的计算公式。
介绍了负压型正降压直流变换器的工作原理,首先分析了开关管Q1导通和关断时电感和输出电容的供电情况。进一步解释了开关周期、频率及占空比的定义,强调占空比小于等于1。最后,讨论了该变换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包括电感电流的变化规律和输出电压的计算公式。
03:17
升降压变换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及功率管电压应力分析
1. 升降压变换器的输入输出关系表明,当占空比D小于0.5时,Vo的绝对值小于Vin;当D大于0.5时,Vo的绝对值大于Vin;特别地,当D等于0.5时,Vo的绝对值等于Vin,这表明该变换器可以实现电压的升压或降压。 2. 在升降压变换器中,功率管Q1和二极管D1的电压应力是一个关键考虑因素。当Q1导通时,其两端的电压等于Vin加上二极管右边的负电压(-Vo),表明Q1承受的电压应力较高。 3. 同样,当二极管D1导通时,其电压应力也显著,因为此时Q1左端为负的VO,右端为VIN,因此Q1两端的电压为Vin加上Vo。 4. 综上所述,升降压变换器的Q1和D1的电压应力相比于传统的降压变换器(buck变换器)有所提高,因为它们承受的电压应力等于Vin加上Vo,这要求设计时选用能够承受高电压应力的元件。
1. 升降压变换器的输入输出关系表明,当占空比D小于0.5时,Vo的绝对值小于Vin;当D大于0.5时,Vo的绝对值大于Vin;特别地,当D等于0.5时,Vo的绝对值等于Vin,这表明该变换器可以实现电压的升压或降压。 2. 在升降压变换器中,功率管Q1和二极管D1的电压应力是一个关键考虑因素。当Q1导通时,其两端的电压等于Vin加上二极管右边的负电压(-Vo),表明Q1承受的电压应力较高。 3. 同样,当二极管D1导通时,其电压应力也显著,因为此时Q1左端为负的VO,右端为VIN,因此Q1两端的电压为Vin加上Vo。 4. 综上所述,升降压变换器的Q1和D1的电压应力相比于传统的降压变换器(buck变换器)有所提高,因为它们承受的电压应力等于Vin加上Vo,这要求设计时选用能够承受高电压应力的元件。
04:53
升降压变换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及功率管电压应力分析
1. 升降压变换器SW端电压平均值为0,这一结论无论在DCM还是CCM模式下均成立,基于电感电压的伏秒平衡原理。 2. 电感电流平均值不同于降压变换器,等于输出电流平均值加上输入电流平均值,体现了升降压变换器的特殊性。 3. 在DCM模式下,升降压变换器的工作特性与降压变换器类似,但占空比受输入输出比、工作频率和负载影响。 4. 输出电压纹波的表达式显示,与降压变换器不同,纹波直接与输出电流、占空比、开关频率和输出电容有关。 5. 通过TPS560430升降压变换器的实际波形分析,证实了理论上的电压纹波特性,展示了开关管导通和二极管续流时输出电压纹波的变化。
1. 升降压变换器SW端电压平均值为0,这一结论无论在DCM还是CCM模式下均成立,基于电感电压的伏秒平衡原理。 2. 电感电流平均值不同于降压变换器,等于输出电流平均值加上输入电流平均值,体现了升降压变换器的特殊性。 3. 在DCM模式下,升降压变换器的工作特性与降压变换器类似,但占空比受输入输出比、工作频率和负载影响。 4. 输出电压纹波的表达式显示,与降压变换器不同,纹波直接与输出电流、占空比、开关频率和输出电容有关。 5. 通过TPS560430升降压变换器的实际波形分析,证实了理论上的电压纹波特性,展示了开关管导通和二极管续流时输出电压纹波的变化。
06:25
负压型升降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输入输出关系
1. 电感的输出电流平均值为200μH一格,当输出电流为0.1安培,假设效率为100%或较高,电感电流Iin也约为0.1安培。 2. 根据电感电流的平均值计算公式,电感电流的平均值等于I加IO,因此此时电感电流的平均值为0.2安培。 3. 这一结果符合之前对电感电流平均值的推导。 4. 讨论的内容是负压型输出升降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输入输出关系。
1. 电感的输出电流平均值为200μH一格,当输出电流为0.1安培,假设效率为100%或较高,电感电流Iin也约为0.1安培。 2. 根据电感电流的平均值计算公式,电感电流的平均值等于I加IO,因此此时电感电流的平均值为0.2安培。 3. 这一结果符合之前对电感电流平均值的推导。 4. 讨论的内容是负压型输出升降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输入输出关系。

章节速览
00:00
升降压变换器负压输出基础介绍
介绍了升降压变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特别是负压输出型变换器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半导体功率器件和被动元件等。重点讲述了如何通过内部线路工作,将输入的正压转换为所需的负压,强调负压的绝对值不受输入电压影响,可以高于或低于输入电压。
介绍了升降压变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特别是负压输出型变换器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半导体功率器件和被动元件等。重点讲述了如何通过内部线路工作,将输入的正压转换为所需的负压,强调负压的绝对值不受输入电压影响,可以高于或低于输入电压。
01:08
负压型正降压直流变换器工作原理及输入输出关系分析
介绍了负压型正降压直流变换器的工作原理,首先分析了开关管Q1导通和关断时电感和输出电容的供电情况。进一步解释了开关周期、频率及占空比的定义,强调占空比小于等于1。最后,讨论了该变换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包括电感电流的变化规律和输出电压的计算公式。
介绍了负压型正降压直流变换器的工作原理,首先分析了开关管Q1导通和关断时电感和输出电容的供电情况。进一步解释了开关周期、频率及占空比的定义,强调占空比小于等于1。最后,讨论了该变换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包括电感电流的变化规律和输出电压的计算公式。
03:17
升降压变换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及功率管电压应力分析
1. 升降压变换器的输入输出关系表明,当占空比D小于0.5时,Vo的绝对值小于Vin;当D大于0.5时,Vo的绝对值大于Vin;特别地,当D等于0.5时,Vo的绝对值等于Vin,这表明该变换器可以实现电压的升压或降压。 2. 在升降压变换器中,功率管Q1和二极管D1的电压应力是一个关键考虑因素。当Q1导通时,其两端的电压等于Vin加上二极管右边的负电压(-Vo),表明Q1承受的电压应力较高。 3. 同样,当二极管D1导通时,其电压应力也显著,因为此时Q1左端为负的VO,右端为VIN,因此Q1两端的电压为Vin加上Vo。 4. 综上所述,升降压变换器的Q1和D1的电压应力相比于传统的降压变换器(buck变换器)有所提高,因为它们承受的电压应力等于Vin加上Vo,这要求设计时选用能够承受高电压应力的元件。
1. 升降压变换器的输入输出关系表明,当占空比D小于0.5时,Vo的绝对值小于Vin;当D大于0.5时,Vo的绝对值大于Vin;特别地,当D等于0.5时,Vo的绝对值等于Vin,这表明该变换器可以实现电压的升压或降压。 2. 在升降压变换器中,功率管Q1和二极管D1的电压应力是一个关键考虑因素。当Q1导通时,其两端的电压等于Vin加上二极管右边的负电压(-Vo),表明Q1承受的电压应力较高。 3. 同样,当二极管D1导通时,其电压应力也显著,因为此时Q1左端为负的VO,右端为VIN,因此Q1两端的电压为Vin加上Vo。 4. 综上所述,升降压变换器的Q1和D1的电压应力相比于传统的降压变换器(buck变换器)有所提高,因为它们承受的电压应力等于Vin加上Vo,这要求设计时选用能够承受高电压应力的元件。
04:53
升降压变换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及功率管电压应力分析
1. 升降压变换器SW端电压平均值为0,这一结论无论在DCM还是CCM模式下均成立,基于电感电压的伏秒平衡原理。 2. 电感电流平均值不同于降压变换器,等于输出电流平均值加上输入电流平均值,体现了升降压变换器的特殊性。 3. 在DCM模式下,升降压变换器的工作特性与降压变换器类似,但占空比受输入输出比、工作频率和负载影响。 4. 输出电压纹波的表达式显示,与降压变换器不同,纹波直接与输出电流、占空比、开关频率和输出电容有关。 5. 通过TPS560430升降压变换器的实际波形分析,证实了理论上的电压纹波特性,展示了开关管导通和二极管续流时输出电压纹波的变化。
1. 升降压变换器SW端电压平均值为0,这一结论无论在DCM还是CCM模式下均成立,基于电感电压的伏秒平衡原理。 2. 电感电流平均值不同于降压变换器,等于输出电流平均值加上输入电流平均值,体现了升降压变换器的特殊性。 3. 在DCM模式下,升降压变换器的工作特性与降压变换器类似,但占空比受输入输出比、工作频率和负载影响。 4. 输出电压纹波的表达式显示,与降压变换器不同,纹波直接与输出电流、占空比、开关频率和输出电容有关。 5. 通过TPS560430升降压变换器的实际波形分析,证实了理论上的电压纹波特性,展示了开关管导通和二极管续流时输出电压纹波的变化。
06:25
负压型升降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输入输出关系
1. 电感的输出电流平均值为200μH一格,当输出电流为0.1安培,假设效率为100%或较高,电感电流Iin也约为0.1安培。 2. 根据电感电流的平均值计算公式,电感电流的平均值等于I加IO,因此此时电感电流的平均值为0.2安培。 3. 这一结果符合之前对电感电流平均值的推导。 4. 讨论的内容是负压型输出升降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输入输出关系。
1. 电感的输出电流平均值为200μH一格,当输出电流为0.1安培,假设效率为100%或较高,电感电流Iin也约为0.1安培。 2. 根据电感电流的平均值计算公式,电感电流的平均值等于I加IO,因此此时电感电流的平均值为0.2安培。 3. 这一结果符合之前对电感电流平均值的推导。 4. 讨论的内容是负压型输出升降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输入输出关系。




您尚未看完课程,是否直接答题?
1. 如您已掌握本课节内容,可无需观看课程直接答题,节省您 宝贵的时间;
2. 您必须一次性答对全部题目,如答题错误需返回并看完课程 才可再次答题
返回继续观看课程
我已知晓,去答题
不再提醒
切换课程移到了这里
切换章节移到了这里
请按住滑块,拖动到最右边
了解新功能
请进行人机验证!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无法申请,已参加过培训,点此登录>>
温馨提示
恭喜您已经获得 初级培训 7天的体验资格,截止到 2022-9-01 09:59
1、您的手机号 186****8888 后续可以直接登录网站参加培训;
2、如有任何培训方面的问题,可以添加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
3、对培训流程不熟悉?点此了解培训项目;
更多体验方式:
微信小程序访问
手机浏览器访问
立即体验
关注公众号后体验完整功能
请用微信扫码后关注公众号
拓展知识
添加标记
视频标记位置:
0/50
添加
取消
在线客服
实时人工反馈
电话咨询
022-8742 3961
邮件咨询
support@ee-training.com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
初级培训有效期
初级培训
不足1
后认证截止
中级培训有效期
中级培训
不足1
后认证截止
欢迎参加电源工程师技术培训
在开始培训前
您需要了解培训须知
开始了解
我们为您配备了一名专属的培训助手
解决您培训中遇见的疑问,
全程协助您的培训,轻松完成培训之旅!
已申请加培训助手,下一步
扫码添加培训顾问微信
加入我们的工程师大家庭吧
在培训之旅上,难免会有些孤独,偶尔想歇息,
加入我们的工程师大家庭,
我们相互鼓励帮助,砥砺前行吧!
已申请加群,下一步
扫码添加培训助手微信
即可加入学习群结识更多同学
我们为您整理了一份培训宝典
如何快速的完成培训,将所学为所用,
我们整理了一份培训宝典,
希望能提高您的培训效率,欢迎您随时审阅!
准备好了,开启培训之旅
查看培训宝典
查看培训流程
培训宝典
请尽快完成认证获取证书,专业技术证书由中国电子学会认证颁发,
感觉时间不够用?点此购买延时包
公告标题公告标题公告标题公告标题公告标题
2023-05-07 13:29:56
公告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列表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公告内容公告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列表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公告内容公告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列表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公告内容公告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列表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公告内容公告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列表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公告内容公告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列表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公告内容公告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列表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公告内容公告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列表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公告内容公告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列表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公告内容
不再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