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需要了解培训须知
起点是什么
毕业时的记忆是那么清晰,仍然会在若干年后不时地蹦出来敲打李工。作为全专业的两名幸运儿之一,他当时自然就成了学校老师帮扶的对象:一个老师帮他讲电源理论、另一个老师带着他动手实践。就这样,经过小半年的免费一对一突击辅导后,他信心满满地到公司报到,结果刚开头就被泼了冷水。
新员工们都在生产线跟工人一起干活,等待分配,一位经理邀请他从事测试工作,被他拒绝了。那时他觉得老师这么培养自己,我怎么能干测试呢,要干就干设计。不知道是故意惩罚还是真的没有适合的位置,当同时入职的三、四百人陆陆续续进入各部门后,就剩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又往板子上插了1个月零件,直到一个设计岗位空缺。面试时老板问他会什么,他说自己只会模电,然后就把模电课本的目录包括每章的内容全写了出来,得以离开了生产线。
虽然带着学校老师“重点开小灶”的成果,进入设计部后,李工才意识到距离自己当初的志向有多遥远。毕竟电源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校园和真正实践之间的鸿沟跨度太大,自己的基础确实比较薄弱,很多东西都看不懂,在企业里其实什么都干不了。于是一切从零开始,焊接、认识元件、给老员工打下手,修改模块,在不同部门间轮岗。当时他只有一个想法,好好干下去,尽可能地吸收更多的知识。此时的他才算是真正开始了电源学习,白天干活,晚上学习,而凌晨2点也就成了李工每天的标准休息时间。
他忽然明白了当初老板要自己,根本不是在意自己那点儿可怜的课本知识,而是赌他之后能持续不断地学习。入职两年后,他终于可以自己独立进行电源设计项目了,但在电源学习上的摸索一直没有停止。就这样,在电源行业摸爬滚打5年后,技术傍身的李工从广东来到了北京,加入了现在这家外企。
2019年电源工程师培训授证项目内测时,恰好有他所在的企业, 因为当时进行的项目用TI芯片时会用到TINA-TI 仿真工具,而课程中正好有专门讲解这,所以当时他重点看了这个部分,因为项目实在太赶了,所以完成仿真之后就迅速继续项目,课程也就暂时放在了一边。但虽然只是匆匆接触,课程的质量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020年5、6月份,当时间稍微充裕些时,他又想起了那些电源培训课程。虽然已经是具备十年经验的资深工程师了,但以前那些在实践中和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到的电源知识,应对实践很强,但太杂太散,缺乏一个整体的梳理过程。他感觉如果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规整,自己会有很大提高。电源工程师培训授证项目的课程恰好既有对知识的梳理,也有对实践技巧的讲解。
根据李工之前的自学经验,很少有人能坚持把一本教材彻底看完,能坚持两三章就已经很不错了,往往是觉得可以应付手里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放下了。但是当之后再碰到问题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东西可能教材里已经涉及到了。而且自学终究条件有限,有很多资料想找未必找得到,要找到好资料并不容易。之前李工也算是踩过不少坑,曾有人推荐开关电源维修原理的相关视频课程,尽管是付费的,他也毫不犹豫,只是看完后,感觉离自己的需求仍然有差距。这些年他在买书上花费不菲,看到网上介绍的电源相关书籍,他也会第一时间买来看,有的教材确实有一定指导意义,但相当多的教材内容像做秀,内容不少但是不太实用。正因为如此,面对这个有中国电子学会和TI背书的电源工程师培训授证项目,虽然课程已结束内测,面向社会公开销售,他也毫不犹豫就自付报了名。
真正学起来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决定是对的。相比以前自己看书而言,这个课程相对轻松省事,也比较便捷。一方面内容上面相比之前他看过的很多教材都更详细,很多实践术语是教材中不讲或者一笔带过的,而这个视频课程学习之后很容易抓住核心。另一方面课程总结得更实用,上手较快。正因为如此,已是资深电源工程师的李工把这次电源工程师技术培训的初级课程硬生生看了两遍。
即使工作了这么多年,70%的知识点他都很熟悉。他还是记了不少笔记。他觉得,即使针对一个升压电路,不同的人出发点和分析方法都是不同的,所以碰到好的思路,就算只是针对一个简单的知识点,也是值得记录的,这样也方便之后的翻阅查找。因此在看课程的过程中,李工都会细致地做笔记、画电路图、推演计算等等,有时一节15分钟左右的课程,他可能会在上面花费一个多小时。在所有的课程中,李工最喜欢陈为老师的《电源基础知识》,陈老师不仅细致入微地梳理了电源体系结构,还为后面实践的深入探讨提供了铺垫。当然这样的学习并不能完全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很多现实中出现的问题点不是仿真可以能仿出来的。但是没有理论指导,现实中就会抓瞎。
陈老师极富激情的讲课,让李工回想起当初去福建参加陈老师面授培训的情景。工作这十年来的自学,从未像这次课程一样,系统地对知识点做梳理。这就如同练武,就算你会很多杂七杂八的武功,即使是全真教的上乘内功和降龙十八掌的招式,如果不梳理到一起,你永远不会成为高手。而跟着课程统一梳理一遍,融会贯通,人就跟以前不一样了。李工期待着中级课程的到来,到时自己可以更深入地修炼“电源武功”。
偶然的机会
Tony与电源工程师培训授证项目的结缘很偶然。2020年5月,他刚刚转到新公司做电源领域的FAE,第一次交流拜访客户时,偶然碰上客户正在做电源培训项目的课后测验题。因为之前没听说国内有针对电源工程师方面的系统培训,出于好奇,就和客户一起坐下来答题,觉得很有意思,题目涉及到的那些内容自己平时也会接触到。
对于电源,Tony 属于非科班出身,在北邮上学时他的专业是电子通信工程,但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某国企从事服务器主板电源的研发。无论之前还是现在,Tony没怎么接受过专业方面的培训,主要是依赖于项目本身慢慢积累。在实际工作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调试时电容怎么摆放、放多少等,解决时都是依靠经验,基本没有理论支持。有良好教育背景的Tony很清楚需要进一步扎实自己的理论,所以闲暇之余,他喜欢看书也必须看书,或是寻找各厂商的资料进行知识补充。
做研发时动手能力强,对市场技术跟得紧,但是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工作中消耗掉了,想弥补理论方面的知识就会发现力不从心。这也是Tony到现在的公司转型做FAE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有更多学习的时间,这样才能在职场上走得更高更远。
就在这时,他在客户那里遇到了电源工程师培训授证计划,心中有所触动。几天之后,他恰又看到了培训的报名信息,几节试听课,收获了一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知识点。由于是付费培训,Tony比较慎重,又仔细研究了课程体系,觉得内容覆盖比较全面,涵盖了从设计到测试、到仿真的内容,而对中国电子学会和TI的信任,让他在考虑了3天之后最终报了名。
事实证明Tony的投资是正确的。由于以前工作的局限,他接触的主要是降压电路,对AC/DC以及隔离等技术都不熟悉。而电源工程师培训授证项目的知识点很广,从电源基础知识到元件、拓扑以及最后的仿真和设计。通过培训,他对电源系统有了一个全局性了解,尤其是隔离、变压器等原先的空白区域有所提升。而另一个收获就是以前接触仿真较少的他建立起了良好的仿真习惯,这样有助于以后加快电路推演,而这个方法学在他过去经历过的以工程为主导的项目中并不常使用。对于整体课程而言,包括陈为老师的《电源基础知识》,秦小虎的《电源设计的仿真》以及朱华朋的《开关电源测量技术》,都给Tony带来了新的知识点。虽说在学习过程中,隔离和变压器设计方面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稍有些吃力,但正因为如此,提升是切实感受到的。
学完之后,每个课节后有随堂测试,整体结课后有综合考试以及动手实践考试。考试前还是需要把知识系统复习一下,而且他还会有那种紧张感,就像又回到了校园。综合考试在一个小时的考试时间里,题型有单选、多选,还有问答、计算,这么多题混合起来,如果对知识点不是特别熟悉的话,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而最后的动手实践考评环节,让Tony觉得很赞,因为设计非常巧妙,包括各类分立器件的选择,控制器的选型以及仿真、测试等环节,可以说面面俱到。另外,主办方提供的物料也节省了他的准备时间,这个小细节让他觉得很贴心。从学习到考试,再到动手,这种系统性也是Tony感觉这套课程学习下来跟自己以前自主学习不一样的地方,很有收获。这让他期待中级课程早日面世,他可以用年终奖继续报名。
无法停下的脚步
以前在学校时,老师提到终身学习,学生们都以为是励志鸡汤。寒窗苦读十数载之后,让自己歇歇似乎理所当然。但是出了校门才发现,停不下,也歇不了,一方面要保证工作的效率,一方面还要随时给自己充电,偶尔歇下来回顾过去,反而更向往校园里能心无旁骛、一心学习的机会。
宋工就是这样,在从事六年自动化嵌入式领域设计工作、已经成为公司技术中坚力量之后,他再一次回到了校园。目前正在读研三机械自动化专业的他,在朋友圈里偶然翻到了电源工程师培训授证项目的介绍,看到内容覆盖挺全面,于是就不假思索就报了名。
其实,早在读研之前,他已经意识到电源的重要性了,虽然那时他工作中基本都是直接购买现成的电源来用。当时遇到不满意的地方,或是感觉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可以进行二次修改时,总是觉得心里没底,不敢做过多修改。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困惑,宋工一直以来就想提高自己在电源领域的积累,也尝试自学了一些知识,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资料查找,或是遇到问题时通过厂商的Datasheet来慢慢摸索,但是一直没有机会成系统的学习。
宋工希望通过这一次培训,能够让自己在电源领域有所提高。但由于之前的背景,要想学好电源工程师培训初级课程,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他很明白,想学到东西就必须这样,遇到不清楚的概念,就需要自己额外补充基础知识,不能稀里糊涂地学。尽管目前宋工还没有学完所有课程,但他已经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目前,他可以通过电源设计参考手册做出电路,基本达到使用的要求。而且,在设计中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可能出问题,都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诚然,像宋工一样,对每个人而言,学习都不是轻松的事,成年之后的学习更是如此。不会有人将大把的时间捧到你面前请你学习,但是现实的残酷在于不学习就会被淘汰,不学习就会停滞不前。所以唯有在一地鸡毛的生活琐事中,挤出时间来学习,李工如是,Tony如是,宋工也如是。
李工凭借着多年来对学习的一贯坚持,成为了公司产品设计的中坚力量。在这条自己认定的路径上,他一直走着,遇到电源工程师培训授证项目是偶然,也是必然。对于一心想要有所提升的Tony也一样,即使没有最初在客户处的偶遇,迟早都会遇上,因为他一直在不停地寻找。
“不学习就会落后,”是李工这么多年脑子里一直绷着的一根弦,不仅仅是在电源方面上,在其他领域李工也一直在学习。周边的人都在进步,而新公司的同事非研即博的这种学历背景,对于一个普通院校毕业的本科生而言压力是必然存在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能够和这些优秀的同事一起工作,证明了李工的学习之路和自我定位的正确性。如果觉得自己的实力就是这样了,满足于现状,那么一个人在技术方面的成长也就止步于此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当然脚步要跟得上。